新闻资讯

xw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内容

有没有发现,今年春节太反常了!

ycgxmnzp2024-02-22新闻资讯122

过年发红包竟然比做数学题还难?

杭州一宝妈就遇到了这个大难题。

24022201.jpg

她收到了一位亲戚给孩子1000元的压岁包。

可亲戚有4个孩子,如何回礼,让她左右为难。

无奈之下,她向网友们求救。

网友算了一下,平均一人250,但有点像“骂人”。

有人建议:“给老大400元,老二300元,老三200元,老四100元。”

还有人提议:“一人200,剩下200买礼品。”


反正,各种“解题”思路。

每逢春节,红包难题关乎着人情,确实难倒了不少人。

所以,有了 “过年式破产”这个说法。

更有网友将春节调侃为“春劫”。

然而,今年很多人变了。

他们不想因传统礼数,让自己受累。

于是,有人选择“断亲过年”,有人选择“极简过年”……

总之,今年的过年方式很“反常”。


短信微信拜年大幅下降

正常一到除夕,你就捧个手机,不是等短信,就是盼红包。

然而,今年却“变天”了。

你是不是发现今年手机变“安静”了。

以往这个时候,手机定会响个不停。

24022202.jpg

甭管是单发还是群发,真心还是假意,反正收到祝福是不少。

网友小东说:“今年总共收到三四条群发祝福,我也只给几个最好的朋友发了。

后来跟朋友聊天,才得知他们一样。”

原来这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大家越活越明白。

对于单位领导,你指望一条信息就帮你升职加薪?

对于平日不走动的亲戚,你指望一条信息就对你不说三道四?

对于一年没联系的同学朋友,你指望一条信息就对你有求必应?

人脉、面子、关系,这些统统经不起考验。

早几年,微博上热议过一个话题:群发的拜年祝福,到底要不要回?

24022203.jpg

网友们认为,不应该回。

“信息拜年变成了应酬,少了真诚!变了味!”

没诚意的转发,更像一种骚扰。

比如,群发短信中还带别人名字。

本应发给李四,却说“张三祝你新春快乐”。

收到这样群发短信的人,肯定哭笑不得。

24022204.jpg

还有如果你比较“玻璃心”,注定无尽内耗。

别人不回,你开始失落。

接着,揣测对方的态度。

“他是不是看不起我?”

“他是在忙,没看见信息?”

“早知道他不回,我就不发了。”


就像歌手郝云在2014年春晚歌曲《群发的我不回》里所唱的那样:

“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我觉得太累。”

周国平说:“社交场上的主宰绝对不是友谊,而是利益或无聊。”

所以,与其费尽心思讨好别人,不如取悦自己更重要。


发红包集五福的人少了

除了信息拜年的人少了,发红包、集五福也没了往年的热乎劲。

早几年除夕,大家都潜伏在各种群里,尖叫着抢红包。


今年呢,红包好像绝迹了。

近日,微信官方公布了除夕夜微信红包的数据:

用户共抢到微信红包50.8 亿个,发送 “拜年红包”1.9 亿次。

而在2016年除夕,微信收发红包数量是80.8亿。

2017年,数量则达到142亿个。

从数据上来看,微信红包量总体断崖式下降。

自2014年春节,微信推出了红包功能。

24022205.jpg

转眼十年过去了。

除了新鲜劲过了,不发红包也恰恰说明,很多人手里真没钱。

普通人失业、中年人返贫,大学生就业难。

既然日子不好过,不如捂紧钱袋子。

不仅对微信红包没了兴趣,同样对支付宝的集五福也热情大减。

前几年,为了一张“敬业福”,大家可谓拼尽全力。

但今年,很多人放弃了集五福。

24022206.jpg

“懒得搞,就三块两块,浪费时间。”

“每天扫,连个早餐钱都不够。”

看似大家是嫌钱少。

可结合往年数据来看,实际上分到钱是增加的。

每年,支付宝奖池里有5亿元可供瓜分。

2020年,3.18亿人,平均每人1.57元。

2021年,3.01亿人,平均每人1.66元。

2022年,2.75亿人,平均每人1.81元。

2023年,2.66亿人,平均每人1.87元。

那么,今年集齐五福的人有多少呢?


2.52亿人,平均每人能分到1.98元。

参与人数少了,分到的钱自然也就多了。

不过,再多也就是几毛钱的事,关键“很烦人”。

今年集五福活动最让人吐槽的是商业味太重。

以往集五福,扫一扫、摇一摇,就可以。

今年增加了看直播、刷视频,送福卡。

24022207.jpg

“集五福一年比一年复杂,没兴趣集了。”

本来钱就不多,还搞这些操作,硬把单纯凑热闹的人劝退了。

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干点正事。

所以,现代人过春节主打一个“人间清醒”。


烟花爆竹的燃放量井喷

正是如此,不少人感慨“年味”变淡了。

然而,大家却在燃放烟花爆竹上,找到了“年味”。

今年春节,各地绚丽耀眼的烟花就没断过,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没停过。

尤其农村地区,场面更是壮观。

按照农村的说法,鞭炮崩得是穷气。

24022208.jpg

对此,农村人民深信:鞭炮越长,穷气崩得越多。

根据艾媒智库的调查数据显示,55.87%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今年会燃放烟花爆竹。

为什么今年大家发疯似的放烟花?

一方面,疫情三年,大家憋坏了。

与其说燃放的是烟花,不如说是在释放心情。

另一方面,有政策助力。

全国禁燃令的松绑,让今年春节增添了“翻篇”的意味。

其结果就是导致烟花销售火爆。


烟花市场上,“加特林”备受追捧,“一炮难求”。

以往一支18块的“加特林”,今年可卖到200元。

最夸张的是,有些城市“加特林”需要配货限购。

“加特林”要买到1000元才能配货。

或者买10件别的烟花,才配货一支“加特林”。


这到底是买烟花,还是买爱马仕啊?

烟花的爆火,则直接带火了“花炮之乡”——湖南浏阳。

“今年太火爆了!农历腊月廿五就卖断货了,出厂价还上涨了两倍多。”浏阳某烟花厂老板一脸兴奋。

另一家花炮企业负责人感叹:“今年行情几十年一遇,外地订购电话都不敢接。”

突如其来的“火爆”,让浏阳的花炮厂家们措手不及。

要知道,在过去,“爆竹”就是以真竹“着火爆之”。

今年,大家回归过去,在空气里找到了“年味”。

24022209.jpg

所以说,大家不是不爱“传统”,只是爱可提供情绪价值的“传统”。


外出旅游成为了香饽饽

今年春节,旅游市场也重燃“人间烟火”。

很多人没有回家走亲戚,而是出去玩了。

网友小七就是这样。

“这几年真是卷累了。”

今年,她决定换种方式过春节。

因为车票太难抢,她早早地接父母来了北京。

对于有些人而言,年夜饭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随时接受亲戚们的“拷问”。

而今年,小七完全轻松了。

一家三口简单地过完了除夕,大年初一便去云南旅游了。

24022210.jpg

陪伴父母,纵情在美食和山水间,不亦乐乎。

不用被催婚;

不用被比较。

不用给亲戚们带礼物;

不用给晚辈们备红包;


这样过年,省钱、省事、还省心。

“把精力放在人情世故上,倒不如花在父母和自己身上,怎么轻松怎么过呗。” 

这不是小七一个人的想法。

对于走亲戚,80后偶尔走,90后已不想走,00后完全不走。

24022211.jpg

有人精辟地总结了反感亲戚的原因:

来往不多,管得挺多。

根本不熟,装得挺熟。

心理学博士魏知超认为:年轻人“断亲”背后,实则是“断不同”。

他们遵从本心,选择“幸福感”强的方式过年。

外交部发言人公布了今年春节中国游客旅游出游数据:

国内游超过3亿人次,出镜人员超过287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同期增长120.5%。

同时,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67亿,观影人数达到1.29亿。

24022212.jpg

这说明什么?

人们越来越舍得在“吃喝玩乐”上花钱。

简单说,就是舍弃高额消费,花小钱买快乐。

其实,“春节旅游热”背后的简单逻辑是:人活通透了,为自己而活。


最后,我们来搞明白今年春节为啥这么“反常?

大致有这三点原因吧。

一、从文化角度来看,文化终归是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春节属于传统文化。

而当下流行的许多春节娱乐活动,比如:发微信红包、集五福,都属于“浅文化”。

一时兴起,图个新鲜,互联网无法增加人们冀望的“年味”。

于是,逐渐被人们摒弃。

24022213.jpg

人们更愿意去选择带来良好情绪价值的春节活动,比如:放烟花爆竹。

二、从社会角度来看,宗族时代的终结意味着人际关系的变化。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指出,随着农村“消失”,意味着中国由宗族时代慢慢跨向家庭时代。

以前,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宗亲制度、地缘关系。

凡事依仗家族的力量,相互间的帮衬,得以生存。

现在,大的集体主义在破碎,形成无数小的个体。

讲求的是独立文化,更加淡化亲情、面子和礼节。

24022214.jpg

亲戚一年才见上一面,明明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和亲戚交往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也让人心生退却。

三、从经济角度来看,消费者趋于感性选择、理性消费。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到:穷人一旦有点钱,会优先购买烟酒等非必需品,而非更好的食物。

在经济学上,这种行为叫作“口红效应”。

生活虽拮据,但涂点口红,立马带来仪式感。


像放烟花、看电影、玩景点,就是这种心态。

但如今,大家更偏向谨慎消费,追求性价比。

总之,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还有一部分人是这种心态:

虽然钱难赚了,但我却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娱乐。

在经济学上,这叫做“迪士尼效应”。

是指经济越萧条,失业人数越上升,假期越延迟,迪士尼客人就越多,娱乐业也会越发达。

相反,经济上升期时,人们疲于奔命,反而少有时间娱乐。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说“大环境不好,反而出游的人多了”?

聊完以上,砍柴想说“反常”未必就不好。

24022215.jpg

一顿大餐,不必等到过年去吃。

一件新衣,不必等到过年去穿。

这本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冯骥才说:“年味不是物质的丰盛,而是文化的丰盛。”

不管怎么过年,“年味”变得只是形式。

“年味”,其实在每个人心里,不需要定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厦门夜场招骋信息网 ycgxmnzp.com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cgxmnzp.com/xw/37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人人都在谈的营销思维,到底是什么?

人人都在谈的营销思维,到底是什么?

在如今KTV行业里,越来越多的门店管理者已经将销售思维逐渐转变成营销思维,可见营销思维对企业的重要性。但是究营销思维本质,到底何为营销思维,如何才能超越潮流趋势,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今天我们就来仔细聊...

厦门一代佳人客户素质怎么样?待遇好不好 ?

厦门一代佳人客户素质怎么样?待遇好不好 ?

厦门一代佳人位于思明区明发商业广场,主打中端娱乐,以经营大型演歌台与KTV包厢为主。“一代佳人”成立之初,便将经营主旨定位于“推崇独立制作与DIY精神,树立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力求为娱乐业开创全方位...

港圈标志性短发女神,如今54岁依旧单身的她,怎样了?

港圈标志性短发女神,如今54岁依旧单身的她,怎样了?

当咱们聊到港圈那些标志性的短发女神时,脑海中会浮现出谁的形象呢?可能是那位既美艳又气场全开的陈法蓉,或者是在十五岁那年,被黄百鸣这位“金手指”发掘的袁洁莹。她的美貌在TVB可谓是顶尖级别的,连香港誉为...

厦门4万套安置房将上市,严重过剩!收租不如拿房票!

厦门4万套安置房将上市,严重过剩!收租不如拿房票!

这几年,一直有空头网传未来有4万套安商房砸到市场上,厦门房价崩盘,租金崩盘。那事实是否如此呢?一、房价不一定崩盘,但安置房租金肯定崩盘近两年已经上市的金林湾花园三期等安置房,加上未来将上市的安置房,在...

2022年厦门装修高端的十大夜总会排行榜 你觉得哪家好玩?厦门夜场招骋没工作经验女生吗?

厦门的地标是位于环岛路的世贸双子星大厦,,有来厦门的朋友们一定要去打卡一下,厦门是一个以旅游著称的城市,所以夜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提到夜生活就不得不提厦门夜场、厦门ktv、厦门夜总会、厦门俱乐部、厦门娱...

厦门房贷利率破3!超预期降息!

节前,我们金融圈对降息预期是四季度降息20基点。上周五潘行长发言称可能降息20-25bp,拔高了对降息的预期。今天,降息幅度正式公布,25bp。这意味着,厦门房贷利率将破3,从3.2%下调到2.95%...

你起不来的早晨有人能起,你吃不了的苦有人能吃。

总有人要赢,为什么不是你?